是呀,這是一門學問很大的問題,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
至於我就更別說了,根本就是無時無刻的想發飆...

孩子呀..你們真的是小惡魔..




Q人本的朋友們:你們好!
怎樣可以平常心教導孩子,如何可以讓自己不把情緒帶給小孩?

A這位爸爸或媽媽,您好:
您的來信雖簡短,問題卻直指紅心,射痛許多父母的心。


孩子猶如我們身上的一塊肉,是在我們滿懷期待之下呱呱落地、

從無到有、一點一滴呵護長大的寶貝,要我們如何能平心靜氣,

以平常心來對待他/她的成長呢?

這樣的要求雖然合乎道理,對情感豐富的我們來說卻不免苛責,

反而容易在我們心中造成過多的壓力和壓抑,產生更多的焦慮或怒氣。

因此,在渴求那遙不可及的平常心之前,

我們建議爸爸媽媽不妨先練就分別心,養成信心和耐心。

所謂的「分別心」是指,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畫出一條界線,

就好像每棟房屋都有自己的空間和主權,我們不會任意闖入別人的屋內,

別人也必須得到我們的同意才能進入我們的屋子。

我們需要時常提醒自己,孩子是一個獨立、自主的個體,

就像一座小小的、會長大的屋子,雖然是我們蓋的,卻不附屬於我們。

我們應當尊重他/她的權利、人格、 興趣、能力和生活選擇,

就和我們尊重其他的大人一般。

我們不會用言行暴力去脅迫其他大人順從我們,

就不應當以言行暴力去脅迫孩子聽話!

接下來,我們必須堅定兩個「信心」。

第一個,相信孩子具有向善向上的本能,需要被人接受、受人肯定

只要我們提供的成長環境充滿愛和包容的養分,

孩子自然會努力朝向陽光、長出自己最理想的模樣。

這養分包涵了認真傾聽、觀察孩子,接受孩子的各種樣貌;

在平常時候,多讚美、鼓勵、擁抱孩子;

在孩子犯錯、表現不理想、有困難的時候,支持、陪伴他/她走出困境。

第二個,我們必須相信自己。

願意來信的爸爸媽媽,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,

表示已經對自己身為父母的角色有所期許,

也對自己的言行態度有了某種程度的覺察力,

光憑這一點,就值得我們對著鏡子深深親吻自己一下,大聲讚美自己了。

因為,有了覺察,就開啟了改變的契機

爸爸或媽媽發現自己會將過多情緒帶給孩子,而且承認那是不對的,

就有機會停止合理化自己的行為,停止將自己的過錯推到孩子身上,

責怪孩子:「都是因為你不乖,才會害我打人罵人!」

讓孩子背黑鍋、受到二度傷害。

我們會開始思考,這次為什麼控制不住,下次要如何約束自己;

萬一發飆了,要如何彌補犯下的錯誤?

不論是向孩子道歉,向孩子坦承自己的不足,

或正式宣告:「爸爸/媽媽知道,就算你做錯事我也不應該打/罵你,

對不起,其實我已經在想辦法學習控制自己的脾氣,

我準備買一本書、報名一個課程…」

讓孩子知道我們對這件事情的反省和重視,

也可以邀請孩子幫忙,一起學習一起成長。

其實,情緒的本身沒有對錯。情緒有助於我們分辨好惡和感受

是我們理解自己和連結外界的重要參考資料。

因此,將情緒帶給孩子,讓孩子看到、聽我們的情緒其實很好,

能讓孩子更瞭解我們的期望和感受,和我們更親近。

在孩子一再表現不佳的時候,我們不是不能失望、不能生氣

我們只是不能因為生氣,就用傷害、羞辱的方式去對待孩子。

我們可以用最嚴肅的眼神、認真的語氣告訴他/她:

「你這樣做,我很生氣,因為…」,

我們也可以氣到要捉狂,告訴孩子:

「我已經氣到想打人罵 人了,我必須…」,

然後先走開,或請其他大人暫時幫忙,

等自己深呼吸幾下、做點其他事情、找人談話、靜心思考事情道理等。

過後,可以和孩子 用溝通的方式互動時,再回頭和孩子一起將問題想清楚。

記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;相信孩子有向善向上的需求;

相信自己是個有能力、可以學習、改變的父母,

我們就會對自己、對孩子多一份耐心,

願意慢慢磨合,慢慢等待轉變了。

這時候,如果你抬頭踮起腳跟向前望去,

不必懷疑,平常心也就遙遙在望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telisa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